中国文房四宝,砚为其魂。一方佳砚,不仅是挥毫泼墨的实用之器,更是承载文人雅士精神追求的案头清供。在千百年的发展历程中沪深策略,端砚、歙砚、洮河砚、澄泥砚脱颖而出,并称"四大名砚",各以其独特材质、精湛工艺和深厚文化内涵,共同书写了中国砚台文化的辉煌篇章。
一、端砚:砚中之冠,石质细润
端石荷叶砚
端砚产自广东肇庆(古称端州)由来是中国文房四宝中的极品,它的历史悠久,石质优良,雕刻精美,在唐代初期广东肇庆东郊羚羊峡栏柯山的端溪一带,就出现了依靠采砚石生产端砚为生的劳动者。肇庆是古时端州的洽所,端砚因此而得名。宋朝开始把端砚列为贡品,蜚声中外。
据说唐朝贞观年间的时候,有个举子进京赶考时,那年冬天非常冷,很多砚台结成冰不能使用了,但是广东有一个试子他的砚台在很冷的情况下呵冻,呵的时候居然在砚台上水汽出现了,然后他用水汽研墨,完成文章成功考完试,就发现了端州的砚台跟其他砚台有不一样的地方。因此端砚的名声不胫而走,一下声名鹊起。
展开剩余80%端砚石品丰富,拥有众多天然纹理,如鱼脑冻、蕉叶白、青花、火捺、天青等,最标志的特征尤以"石眼"最为珍贵,石眼是天然生长在砚石上的像眼睛一样的圆形斑点,是鉴识端砚的重要标志,有“鹦哥眼”、“鸲鹆(qú yù)眼”等名目,极为珍贵。因此被誉为“四大名砚之首”,历来是文人墨客最推崇的砚台。
《端溪砚史》称:"体重而轻,质刚而柔,摩之寂寞无纤响,按之若小儿肌肤 温软嫩而不滑, 秀而多姿,握之既久,掌中水滋。盖笔阵图所谓津耀墨。无价之奇材者也”。
端砚之所以名贵,除了石质特别幼嫩,纯净、细腻 、滋润、 坚实、 严密、 制成的端砚具有呵气可研墨,发墨不损毫,冬天不结冰的特色外。还与其开采制作的艰辛有关,史籍上有首关于采砚石的诗: "老坑匍匐仔坑斜,采石人同隔世赊,刈取紫云烦镂削,千金一砍未为奢”。一方端砚的问世,要经过十多种艰辛而精细的工序。古时没有机械操作只能以手工为主。采石条件艰辛, 通道狭窄,采出来的砚石如能有三、 四成可以用,实属难得。
二、歙砚:金声玉德,纹色俱佳
宋 长方形环渠样歙砚沪深策略
歙砚产自江西婺源县龙尾山,婺源自唐初至宋代中叶,一直属于歙州,所以称之歙砚。北宋唐积《歙州砚谱》记载婺源砚开产于唐开元年间,北宋赵希鹄《洞天清禄集》中记载:“歙溪龙尾旧坑,也有卵石,其质地细润如玉,发墨如泛油,磨之无声。久用不损笔毫,并隐有白纹,成山水 星斗 云月等图像”。
歙砚石质特点是石质坚韧密实,纹理缜密,发墨迅疾且墨汁油润生辉。叩之会发出清脆的“镗镗”金属声。著名品种有:龙尾砚、罗纹砚、 眉子砚等,歙砚的石品很多,歙砚标志特征是拥有多种独特的天然纹理,主要分为 罗纹类、眉子(像眉毛一样的丝线状纹理) 眉纹类及金星(砚石中撒布金黄色星点状矿物)和金晕(金黄色云雾状晕圈)类。
歙砚砚面融有谷粒的结晶物,在光线照耀下犹如天空星斗,金星久研磨而不褪,且越磨越亮,是歙砚中的佳品。眉子砚纹若甲痕,如人画眉,遍地成对,史籍称罗纹砚。
歙砚的色彩纹理色多黝黑,略带青碧,以苍黑凝重为主要风格。与端砚齐名,有“端歙不分家”之说,南唐后主李煜曾盛赞“歙砚甲天下”。
三、洮河砚:绿漪多姿,北方之珍
洮河砚
洮河砚产自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区卓尼县洮河流域 ,早在唐宋时期已驰名海内外,迄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,清代乾隆年间钦定的四库全书中列其为国宝。洮河砚是水成岩的一种,又名辉绿岩,北宋著名鉴赏家赵希鹄《洞天清禄集· 砚辩》中说 :“除端 歙二石外,惟洮河绿石北方最贵重,绿如蓝,润如玉,发墨不减端下岩。然石在大河深水之底,非人力所致。得之为无价之宝”。
洮砚石质坚细莹润,发墨细快生光,墨贮于砚中,冠盖成珠,月余不涸,也不变质,绿色是洮砚石料的代表色,有墨绿、碧绿、辉绿、翠绿、淡绿、灰绿等色相。墨绿亦分深浅两种浓度,深者近于黑色,最上品为绿漪石,俗称"鸭头绿"。其次为辉绿色的"鹦哥绿"。淡绿色的柳叶青 带黄标者更为名贵。故古来就有“洮砚贵如何,黄膘带绿波”及“得来一片,价胜千金”之说,砚石矿脉深于洮河河底,开采极其艰难,产量稀少,非常珍贵。
四、澄泥砚:炼土成金,匠心独运
清 乾隆 双猫卷席澄泥砚
澄泥砚在唐朝时河南新安(古属虢州)已成为澄泥砚的著名产地,在现代澄泥砚的产地还有河南洛阳、 河北钜鹿、山东青州、山西绛县、湖北鄂州、四川通州和江苏宝山等地。
澄泥砚属于陶瓷砚的一种非石砚材,其制作方法是:取河泥精心淘洗,以过滤的细泥为材料,掺进黄丹团后用力揉搓,再放入模具成型,用竹刀雕琢,待其干燥后放进窑内烧,最后裹上黑蜡烧制而成。澄泥砚的制作始于晋唐时期兴盛于宋朝,其特点是质地坚硬耐磨 ,易发墨,且不耗墨。可与石砚媲美。澄泥砚的颜色以鳝鱼黄 蟹壳青和玫瑰紫为主。
四大名砚,各臻其妙,共筑华章。它们不仅是研墨濡毫的良器,更是中华文脉的载体,于方寸之间蕴藏山河气象,在墨香氤氲中传承千年雅韵。案头置一方古砚,便是与历史对话,同文明共鸣。这些石中瑰宝跨越时空,至今仍在无声诉说着中华民族对美的追求、对文化的敬仰,以及那份融于血脉的诗意与风雅。
我是静渊问鉴,每一件古物,都是一段珍贵历史
您所珍藏的,皆为无价
愿我们能一起鉴赏古物,遨游历史长河
本文由静渊问鉴撰写沪深策略
发布于:广东省热丰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